新闻资讯
中国建筑:以改革创新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发布时间:2024-06-22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人民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杜燕飞)记者日前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获悉,2020年中国建筑新签合约额3.2万亿元,同比实现两位数增幅,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一直以来,中国建筑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扎实推进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不断提升综合改革成效。”中国建筑党组书记、董事长周乃翔表示,截至2020年底,集团105项任务举措的2020年度节点目标均已完成。

  为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活力,中国建筑开展多种中长期激励方式,充分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激情,打造“事业共建、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

  自2013年起,中国建筑实施为期十年的上市公司A股限制性股票计划,目前已实施四期,累计激励7107人次,授出股票20.82亿股;在上市子企业中海发展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在下属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实行科技型子企业分红激励;在一局等5家二级单位试点任期激励;子企业负责人年薪中与企业效益挂钩的绩效年薪占年薪的比重最高已达80%以上。

  同时,以市场化、契约化为导向,持续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做深做实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创新。

  2020年中国建筑率先在“科改示范企业”中建科工、中建科技,“混改企业”中建装饰试点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构建经理层成员价值实现与企业发展相对统一的良性机制;选取中建阿尔及利亚公司、中建一局二公司和中建水务等单位,建立规则清晰、目标明确、奖惩分明的职业经理人责权利体系。

  自主研发出万吨压力机、住宅造楼机、竖向盾构机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成功实现空中造塔机、竖向盾构机、“五桥同转”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中国建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建筑依托防疫医院快速建造核心技术,在10天、12天内分别完成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任务,并形成防疫工程建设集成技术和全产业链一体化能力,打通产业链并快速实现“产品化”,并随后高质量完成了国内外119座医疗设施的建设,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直以来,中国建筑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建筑工业化”,布局城市更新、流域综合治理、智慧城市、机器人及智能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动行业新型建造技术发展。

  同时,出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三十条举措》,召开中国建筑科技创新大会,发挥科技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立分层次的内部培育机制,加大“筑巢引凤”力度,加强核心专业团队建设,加速青年人才培养。

  截至2020年,中国建筑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建设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1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6人。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物资采购工作受到工程承包模式繁多、组织管理方式复杂、项目点多面广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为此,中国建筑构建了大宗物资线上联合公开采购,重点物资公开采购,零星材料(MRO)在线采购,实现全线上采购的“互联网+”物资采购新模式,有效推进物资的集中采购工作。

  为解决建筑业大宗集采的效率难题,中国建筑构建了“7+N”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模式,并组建了相应的区域联合集中采购中心,用商业模式创新带来采购经营质的飞跃。

  以2020年11月份的华东区域钢筋联采为例,共汇集华东区域4省1市年度钢筋采购需求1000万吨,吸引1200家供应商前来投标,实现了一小时内完成开标、评标、定标,采购金额超400亿元。

  同时,为突破零星物资的集中采购瓶颈,中国建筑创设智慧采购,应用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通过应用智慧选品推荐、智能库存调度等方式有效降低了人力物力消耗。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中国建筑自主开发智慧工地平台,将更多人工智能、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以云筑网为载体,建设建筑产业电商平台,2020年交易额达到 9300 亿元;开发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从2018 年上线万个项目纳入平台管理,有力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要全面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周乃翔表示,中国建筑将以“一创五强”战略目标为指引,推动中国建筑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研发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近日完工交付。

  “这些金属电极就是‘探测器’,布设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将电缆接到不远处的黄色设备上,不一会儿工夫,反映堤坝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

  广州黄埔区,已聚集有低空产业链企业51家,这些企业正通过科研与产品创新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低空经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当前,全国各地进一步学习领会大食物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中,科学传播应发挥重要作用,精准阐释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教授罗根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在多核钛氢化物介导的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上是否存在“无摩擦”的冰?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王恩哥院士等组成的研究团队给出了肯定答案。

  18日,国家卫健委就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表示,目前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市县,并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覆盖。

  “我们已基本掌握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建造关键技术。专项形成了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方面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指导性设计原则,向工程化应用迈进一大步。

  鉴于恒星坍缩的极端物理特性,中子星的旋转速度快得惊人——自旋一周只需几秒钟甚至几分之一秒。团队成员表示,这颗天体高度疑似中子星,却在非常“悠闲”地发射无线电脉冲,如此缓慢的速度严重不符射电中子星的一般行为。

  5月15日,广东省广州市,小鹏汇天广州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现场。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业内通常认为是3000米以下)为依托,以飞行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

  沙漠边缘的胡杨、沙拐枣将根系深深扎进沙子里,它们吸收非常有限的水分就能生长。如今,经过选种的沙拐枣、柽柳、梭梭等优良固沙植物,正在沙漠中顽强生长,为治理荒漠化作出持续贡献。

  赵善芹驾驶智能收割机进行麦收作业。赵善芹是阳谷县的“新农人”,2013年,他成立专业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850亩土地种植小麦。”去年,北彭新村村民王先锋自己播种的玉米出现倒伏,今年赵善芹驾驶智能播种机,从灭茬到播种一气呵成,精细控制种植密度。